從紀由屋被“封”事件,談網絡文化、社群、標題黨、內容農場和“釣魚”


前陣子,紀由屋發布公文,簡單解說了專頁所經歷過的事情。(還沒閱讀的粉絲們請點我閱讀)
基本上來說,我是從發現問題開始到收集資料、到寫中英文上訴信、到最後發布公告都在負責處理這個問題的人。
在這一系列的工事(?)中,我產生了不少想法和情緒——尤其是對我們所“生活”已久的網絡社會這件事,因此想要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部分的想法。


前言


哈嘍,大家好,我是紀由屋的管理員之一,賢人。
當然,我並不是負責發日常帖文的那一位,如果喜歡看紀由屋的心得文和分析文的話,也許會知道我在紀由屋是負責寫這類文章的寫作愛好者。
(最新的是《紫羅蘭永恆花園》心得文,可以點我的分類:http://www.kikyus.com/search/label/賢人 查看我所寫過的所有文章
不過,我在紀由屋裡,基本上是負責發布紀由屋公文,與出版社、公司、新人等接洽的那一位,長期負責分析粉絲頁、網站數據並給出更改和發帖的意見。
偶爾會幫忙做些翻譯之類的工作,剛好來興致時,會幫忙寫紀由屋的內用程序、做發帖機器人(比如推特和G+的發帖機器人……)、更改網站Java和HTMl之類的……
總之,就是個喜歡過度分析,然後把才能和時間都浪費在沒有回報的事情上的阿宅。
PS:如果有關注我那沒什麼更新,沒人在乎的個人粉絲專頁的話,就會知道我有在寫小說……不過,這事情真的沒人在乎啦……

我在網絡上,可以說是生活了十多年(沒想到我竟然可以用這個數字來形容我的經歷了……歲月還真是不饒人啊……),從臉書創辦初期一直到現在,觀察著臉書文化、活動形式等的變化,一直到認識了一群很棒的人,成為紀由屋的一份子。

因為在論壇流行的時期,自主創建並經營過一陣子論壇;對寫編程和網站設計、經營等有不少經驗,有對數字分析非常有興趣,所以將其經驗用到紀由屋上,是我一開始的想法。但實際上開始加入紀由屋後,卻發現了很多自己的不足,經營一個粉絲頁(還有最近新增的姐妹粉絲頁,尼未亞)、外加一個網站,所遇到的麻煩和挑戰是比想像中還要多的。

這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及不論什麼時候,什麼樣的人都還有學習與成長空間的這份事實。
尤其是當你經營的一個粉絲頁或網站,形成了一個“社群”之後,會遇到的事情永遠比你想像中來得多。


網絡文化、MEME


網絡是一個可以自由發布內容,然後內容“被誰”看到都不清楚的地方。
發布的內容,一旦遇到會引起“共鳴”的人,就會開始流傳,開始時,先是在一定的圈子裡,然後,慢慢地向外擴張,將其內容散播到“圈子外”,進而有時形成了一種因為“好玩”就跟著“玩”或是盲從的情況。(其中的例子是,現在就連不看動畫的一個我認識的大媽也知道JOJO了……)
這一現象,並沒有好壞之分,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冰桶挑戰”。

“分享”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從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說,可以找到很多的理論和說法來支持——但,用我的說法,那邊是人們希望找到自己的同伴。
有同樣想法的同伴、有話題可聊得同伴、可以針對同樣事情“發洩”得同伴、可以交流得同伴。

這就是網絡文化中,最基礎的形態,也可以說,是人類意識交流的本質。

MEME,貼近日常,一個看起來誇張的圖片,加上一段文字,看起來很廢,但卻無比中肯,容易讓人引起共鳴。有時候看了,笑起來雖然會“下地獄”;但往往卻比任何東西容易讓人引起共鳴,不禁自動按下轉發。
這也是為什麼MEME會在網絡開始盛行,簡易的製作方式,只要懂得使用製圖軟件為圖片加上幾段文字,就能做出有趣並大家會心一笑的內容。
這樣有力的網絡文化,自然在也養成了不少高人氣的粉絲專頁,然而其力度還是有限,而且緩慢的。
主要來說,就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該“幽默感”感到共鳴或是,都能有一樣的經歷或想法,或是都知道背後的典故。

作為最精切描述MEME這個網絡文化的例子,就是當前在熱播的POP Team Epic動畫,雖然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但也有人完全對不到點上……
而,我相信更多的人是有時候會:“哦哦哦哦哦!這個我懂!”有時候會:“???”《這種反應。
基本上,這就是在見到MEME時,一般上會出現的兩種反應。

而,和之後我想說的其他的內容相比起來,MEME的影響力,是最無法估計,也是無法計算的。
因為它不像是內容農場和各種各樣的“釣魚”類型,只出現在特定平台或是或是一個可計算的地方上,相反地,任何人都可以下載、複製、發送、並分享和散播到任何地方和留言版上。

內容農場與“釣魚”內容


到底怎麼樣的網站才算是內容農場呢?
老實說,在開這個網站的時候,這個問題便是我們第一個思考和顧慮的東西。

我們得出的結論很簡單,管它是不是大眾定義上的內容農場。
誠實對待我們所寫的內容、誠實對待訂閱和支持我們的粉絲、不使用誘惑、誤導和詐騙手段獲得網站流量。盡可能用心在網站上發布高質量的文章——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所以老實說,紀由屋在因為標題式釣魚(clickbait)而被封鎖的時候,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意外。
若是想要用釣魚、誤導性或是煽動人心的方式來獲取網站流量點擊,紀由屋要真的執行起來,容易太多了。
我在寫上訴信時,就花了不到兩秒的時間想到了多個例子,並給出了其中一個。

在事情解決後,我發布的公告主題也不會這麼和善地選擇了這麼中庸的方式“紀由屋一月下旬至今的情況匯報和給粉絲專頁管理員們的建議”,我可以直接誇張地把主題換成“太沒有道理了!臉書竟然這樣對待我們!”“臉書收了廣告付費,竟然沒有效果!百萬粉絲頁暴怒!”等等……
流量和反應肯定都比現在我們這個處理手法來得高,可是我們堅決不這麼做。
因為我們的初心,就是以分享快樂、愛好,創造和平的網絡社會為主,網站流量永遠是其次。(雖然這麼說,很可能會讓一些我們合作的廣告廠商不滿?

臉書開始願意處理這個問題,老實說,我們還是很高興的。只可惜,臉書的處理方式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理想地有效率和準確。
開發了好幾個軟件,有在經營網站的我,老實說,還真的可以理解臉書的難處,資料庫太大、人數太多、帖子太多,尤其是面對一天能夠出好幾篇的內容農場網站外加釣魚帖子,想要做出一個能夠快速瀏覽全部內容,並精確分析一切的機器,真的並不是很容易。
(曾經想要開發智能機器人為紀由屋過濾所有推特熱門帖子,然後分享到網站和粉絲頁最後放棄的我,認真體會到其中的難處和其工程的浩大)

內容農場和標題式釣魚(clickbait)與MEME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可以針對任何人,時事?okay。娛樂?okay。動畫、遊戲什麼的,只要什麼東西是大家關注的,他們只需要在標題加上什麼東西,然後再放上煽動性的文字就可以了。按照程度不同,有些網站會斷章取義,拿出最能煽動人們的內容;有些則乾脆直接在標題上欺騙人們……

然而,這個做法,卻恰恰好,是最符合現代人使用網絡的習慣。
到底有多少個人,在看到標題之後還點進網站裡仔細查看內容呢?
到底又有多少個人在閱讀完了後,還會留言評論和討論網站內的內容呢?
完全沒有看完內容便直接留言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我沒有具體的數字,但從一些斷章取義的標題式釣魚(clickbait)帖文下方的留言觀察後的結果是——很多。
就算不是標題式釣魚(clickbait)帖文……比如說,紀由屋的鏈接帖文下方,也能發現一些好像沒點進鏈接閱讀的評論。

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有利於標題黨,這大概是無可厚非的。



標題黨、誘騙點擊和正規媒體


這麼寫,可能會被不少同行和正規媒體炮轟,不過,我覺得我必須老實說,誇張地寫出搶眼球的標題,成功讓人滿心期待地點進你的文章後,發現內文不符合標題的心情你想過嗎?

但老實說,正規媒體一直以來的工作,從還沒有網絡的時代開始,以紙質報章來發售的時候開始,便在不斷地揣摩著吸引人的排版和大字標題,這基本上就是他們的工作。
放到網絡上,然後開始在網絡上抄幾段留言,寫幾段字當作報導寫,加上個搶眼球的標題,就完工了。
不斷地想著要怎麼吸引人,要怎麼獲得盈利,就是他們的工作。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次次點入有趣的標題後,想要認真閱讀卻對內容感到失望的讀者,是再也不會點進他們的網站閱讀下一篇文章了。

這也間接地會減少願意點進鏈接的閱讀的人,減少人們閱讀的興致。

然而,想要抓到其中的平衡點也是極為困難的。
說不定紀由屋在一些人的眼中,就跟那些標題黨、誘騙點擊和內容農場沒有任何差別。
即使有人這麼說,我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了。

畢竟,臉書粉絲頁這麼多,有多少人真的會去注意每一個粉絲頁所發布的內容以及所在看的內容是來自哪一個粉絲頁呢?




利用網站系統和機器的弱點


人機第一次產生真正的大戰,除了 Alpha Go外,我個人覺得最激烈的,就是標題黨、誘騙點擊和“釣魚”活動的進度了。
想當年,臉書、Youtube和谷歌幕後的運算程序是多麼簡單易懂的。
再看看現在,臉書針對“釣魚”這一行為不惜封鎖粉絲頁……
Youtube 發生過了多少次激烈的演算法變動……
以及……谷歌開始清除內容農場的搜索結果……

內容農場使用關鍵詞、假標題欺騙臉書和谷歌搜索,Youtube也遭到類似的方式配合假封面欺騙點擊……
從這一次臉書更新和聲明的“釣魚”行為來看:
也是利用了臉書系統曾經的演算法產生的漏洞來“攀高”出現在臉書首頁頻率,並因此而博得高觸及數的情況來看……
這場人機大戰還會在持續下去。

後記


為了上訴和後續的公文花費了我不少的精力和時間,雖然這多少讓我有點疲憊,不過,這些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想法,還是讓我有點失眠,因此又熬夜地寫了這篇,希望寫了這些出來後,我可以把堆疊的想法都抒發出來,然後安心地休息。

這邊也說一下,明天的《紫羅蘭永恆花園》第四和第五話心得文,可能也不會更新,畢竟,這些事情讓我有點疲累了,除了還要上課外,我也要為了回鄉過年做準備,所以應該沒什麼空閒的時間。
雖然應該沒什麼人在看(笑),不過,我覺得還是在這裡說一下比較好。

在進行慣例的個人粉絲頁推廣之前,這裡還是先推廣一下紀由屋的其他平台和跟踪方式好了: 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帖文整理和其他文章的話,可以在下方輸入你的Email,通過郵件來訂閱我們網站的內容:

輸入你的Email地址:

或使用推特來跟踪我們: 又或是跟踪我們的谷歌+賬號:
×目前推特和谷歌+都是機器人在打理。 接下來,這裡才是我沒什麼在發帖,姑且開著不知道要怎麼做的個人粉絲專頁:

那麼,各位,再見啦w
Next Post較新的文章 Previous Post較舊的文章 首頁

0 评论:

張貼留言


Copyright 紀由屋 - KikyuS | 設計by 賢人
使用Blogger平台呈現。